從古代西藏直到如今,珠佩都被視為一種財富,不是象徵意義的存在,而是有具體商品貨幣的價值。歷史上存在著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,在遊牧民族生活中就看到,珠子與牛羊、糧食、日用品之間,有著等價的交換值。遊牧民在需要時,都可以用珠子來交換生活必需品。在藏地人看來,珠子比貨幣更值得信任,藏民族的珠飾多是外來品,而非本土產出,但很長的時間裡,珠子甚至替代了貨幣。由此可看出紅珊瑚在藏族心中的價值更高於裝飾品。
紅珊瑚在藏民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他們對紅珊瑚的喜愛不但是出於審美的需要或世俗生活的財富,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藏族人民豪放的文化精神和宗教信仰。同時,紅珊瑚在藏族服飾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漢、藏民族具有深遠的宗教和文化聯繫。西藏的珊瑚來源是多方位的,克什米爾,亞美尼亞,俄羅斯、尼泊爾……等。商人們穿越喜馬拉雅,把產自地中海的珊瑚運輸至日喀則、西寧的貿易中心,再分散至西藏各地。
西藏藏民佩戴紅珊瑚的歷史可追溯到吐蕃時期。藏人認為珊瑚具有防止災禍、給人智慧、止血和驅熱的功能。珊瑚也是戰士的護身符。藏民族崇尚紅色,把珊瑚火紅的顏色與太陽相聯繫。紅珊瑚還是是唐卡繪製中價格昂貴的顏料,將珊瑚磨製成粉末再用膠融合,便成了繪畫唐卡不可或缺的紅色顏料。
在西藏還有山珊瑚的說法,特指一種在牧區出土的,紅艷多蟲眼的古代珊瑚。相傳產自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,是遠古時期的珊瑚化石。事實上,西藏並不存在山珊瑚,這只是一個誤傳,西藏所有的珊瑚都來自深海,沒有使用遠古珊瑚化石的現象。西藏有世間所有的珍寶都會回歸地下的傳說,而山珊瑚的說法,可能來自這種傳說吧。
印度和西藏人視珊瑚為如來佛的化身,會用珊瑚用來做佛珠,但普通的修行者無法使用這種價格昂貴的佛珠,只有喇嘛高僧才會持有紅珊瑚所制的念珠。古代西藏民間的珊瑚飾品,要簡單很多,就是幾顆小珊瑚珠兒隨意地串在繩子上,然而就這幾顆珊瑚,也是牧民幾輩子的積攢,嫁自家女兒時,作為隆重的陪嫁,萬分珍惜,但在需要供奉菩薩時,卻也會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珊瑚奉獻出去,讓它成為寺廟裡菩薩佛像的瓔珞掛飾。珊瑚的藥用價值一物多用 神之珠寶
五世達賴對西藏貴族服飾的改革與制定,規定了貴族佩戴珊瑚珠的款式,如,清代《西藏圖考》記載,右耳垂珊瑚墜,用大珊瑚兩顆,上下金鑲,名,工工。在貴族服飾珠飾里珊瑚與蜜蠟等珠子被譽為神珠寶。
天然紅珊瑚是由珊瑚蟲堆積而成的,它的生長非常緩慢,300年才長一公斤,且無法人工養殖,它的產地也很少,只有台灣海峽、日本海峽、波羅地海峽、地中海等4個產地,所以紅珊瑚極為珍貴,它被視為寶石界唯一的千年靈物。
紅珊瑚在古今中外都享有盛譽。在我國古代,紅珊瑚代表著高貴權勢,清朝二品官穿戴的帽頂及朝珠就由紅珊瑚串制;羅馬人稱其為「紅色黃金」;在印度文化中,它代表財富和佛祖的血;日本天皇也視其為其國粹。
紅珊瑚產地目前主要只有4個:中國臺灣海域、日本南部島海域、夏威夷群島周邊海域及中途島海域、地中海義大利半島南部海域。目前世界紅珊瑚年產量約在100—400噸之間。而世界上65 %的寶石級紅珊瑚產自中國臺灣,習慣被稱為阿卡紅珊瑚,年產量約為200噸。另有40%來自義大利沙丁亞海域。被稱為沙丁紅珊瑚。最頂級紅珊瑚的產于日本高知縣海域。上述三個地區都是世界上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區,其中當然也包括附近海底的火山活動。海底火山的每一次活動都有大量的地下物質噴發到地上或海底。這些物質中含有大量的鐵、錳、鎂等常量元素,這就為海水中的紅珊瑚的形成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物質供給。
此外紅珊瑚蟲生長條件也比較苛刻,首先要求海水溫度適宜,一般說來溫度最好是25°C-30°C,有正常或較高的鹽分,溶於海水中的氧氣要比較充足,同時還要有足夠的光線。紅珊瑚蟲需生長10至12年才能繁殖後代,珊瑚蟲群體一般每年生長不超過1釐米,成活7年以上其主幹也不足1釐米粗,故有“千年珊瑚萬年紅,萬年珊瑚賽黃金”之說。
1.日本海域:日本海域出產的主要是阿卡紅珊瑚,這種紅珊瑚質地緊密,玻璃光澤強,有微透明的質感,非常漂亮,顏色也以正紅色為主。 ,是目前市場上價值最高的紅珊瑚。
2.臺灣海域:臺灣海域所產主要是MOMO紅珊瑚,泛指桃色的紅珊瑚,顏色從淡粉到深粉,另有菊色,糖果色,特色MoMo和極紅MoMo等。
3.地中海薩丁島海域:該區域主要出產的就是沙丁紅珊瑚,沙丁紅珊瑚最大的優勢就是幾乎沒有壓力紋,也沒有明顯的白芯,瑕疵非常少,但是沙丁紅珊瑚的質地沒有阿卡的細密,顏色偏橙色,且表面紋路清晰可見。
●相關文章: